1.辽阔貌。亦形容胸襟开阔。《列子·汤问》:“其有所触也,泯然无际。”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“贫道如游蓬户”刘孝标 注引《高逸沙门传》:“师虽升履丹墀,出入朱邸,泯然旷达,不异蓬宇也。”
2.完全符合貌。《艺文类聚》卷三引 晋 湛方生《秋夜》诗:“物我泯然而同体,岂復寿夭于 彭 殤。”宋 叶梦得《石林诗话》卷上:“禪宗论云门有三种语……其三为函盖乾坤句,谓泯然皆契,无间可伺其深浅。”清 魏源《圣武记》卷十四:“自改土归流以后,一如内地编氓之营伍,泯然无异矣。”
3.消失净尽貌。《太平广记》卷二八七引 唐 皇甫枚《三水小牍·侯元》:“元 因拜谢而出,仍令一童送之。既出洞穴,遂泯然如故。”宋 王安石《伤仲永》:“又七年,还自 扬州,復到舅家,问焉,曰:‘泯然众人矣。’”清 阮元《小沧浪笔谈》卷一:“生平著述数万言,所藏金石文字及 宋 栞善本书不下千种,皆泯然无存。”何香凝《孙中山与廖仲恺》:“孙先生 深知国民党人革命精神泯然无存,反 袁 定难成就,痛心之馀,决心到 日本 另行组织中华革命党,重新号召进行反 袁 工作。”